网上家长学校logo
家教研究

您当前位置:安徽省网上家长教育学校 >家教研究 >理论研究 >浏览文章

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与对策研究

时间:2019年12月22日     来源:互联网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地区的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涌入城市。他们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虽然他们的收入是得到了一定的增加,但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就是关于农民工子女教育出现的名词,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及自身经济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外出打工的人不得不将子女留在乡下,由祖辈或亲戚照顾,这些孩子年纪通常在18周岁以下,由此在我国农村形成的一个规模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因为亲情缺失,家庭教育的缺陷,致使一部分留守儿童的心理出现了焦虑、孤僻、情感冷淡,行为出现一些过激的现象,并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安徽省是流动人口大省,常年流出外省的人口有约1200万人,是典型的劳务输出大省,由此而形成了大量的农村留守儿童。据统计,我省留守儿童超过70万名。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我省未来人口的素质的提高与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2016年7月,安徽省人民政府为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精神,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结合我省实际,颁发《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 皖政〔2016〕69号),提出总体要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依法保护,不断健全相关法规和制度机制,按照家庭尽责、政府主导、全民关爱、标本兼治的原则,加大关爱保护力度,逐步减少儿童留守现象,确保全省农村留守儿童安全、健康、受教育等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本课题正是基于上述的社会背景,结合国际上积极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从关注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入手,从正向的角度重新认识留守儿童,深入研究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目前国内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调查研究是一个空白。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突破传统从问题与缺陷的角度研究留守儿童,转换为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进一步丰富国内关于农村留守儿童和积极心理品质的理论研究,为其他学者的研究提供实证依据。 本课题研究的实践意义:通过课题研究可得知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状况,探讨家庭、环境等诸因素在积极心理品质发展中的作用,明晰积极心理品质对个体发展的重要影响,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实践建议,从而达到改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状况的目的。研究的结论可以应用到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并对家长、教师等提供实践性的指导,通过针对性地培养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来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二、课题研究的阶段及实施

课题研究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9月—2016年12月,课题组成员分别查阅有关国内外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研究的文献资料,做好文献综述,项目组成员具体工作分工,完成课题的开题工作。课题组界定留守儿童的概念是:父母双方或单方外出半年以上且年龄在18周岁以下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即为户籍所在地是农村的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概念是指: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这些心理特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取向,继而为个体拥有幸福有成的人生奠定基础。

第二阶段: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课题组负责人卫萍的带领下,课题组在安徽省合肥市长丰县整群随机抽样,抽取较大样本的农村留守儿童小学生、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录入所有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性的统计。课题组采用国内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创始人孟万金教授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2009)。该量表有6个分量表,对应智慧、勇气、人性、正义、节制和超越六大美德维度,包括15项积极心理品质,它们是:创造力、求知力、思维和洞察力、真诚、执着、爱、友善、领导力、合作力、宽容、谦虚、持重、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和希望品质等。统计检验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为我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科学测评的依据。

第三阶段:2018年1月—2018年6月:借助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现状,以及与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关系。具体研究内容有两方面:

1.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总体状况研究。

通过实证调查,获得相关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农村留守儿童的15项积极心理品质:创造力、求知力、思维和洞察力、真诚、执着、爱、友善、领导力、合作力、宽容、谦虚、持重、心灵触动、幽默风趣、信念和希望品质等的总体发展状况。

2.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影响因素研究。

通过数据统计,运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探讨性别、家庭成员、家庭教养方式、家庭收入、家人陪伴时间等等因素对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影响。

第四阶段:2018年6月—2018年12月:撰写完成 “农村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的研究报告,根据课题研究的结论,探索如何针对性培养农村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提出较为系统化的实践操作建议,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完成课题结题与成果推广工作。

三、课题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的调查分别在长丰县的小学和初中展开的,征得校长和班主任的同意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的结果也分别整理为两部分:《农村留守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农村留守初中生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

 

第一部分:《农村留守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

1.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式,以班级为单位施测,每所小学都分别随机抽取除1、2年级外(1、2年级因识字量及理解能力有限,故无法参加问卷调查)的一个班进行标准化问卷调查。发放问卷总数612份,有效问卷总数596份。有效率为94.74%。四个年级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9.92岁。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可见如下表:

1 小学被试基本情况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合计


合计

82

70

83

63

79

66

79

74

596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选用孟万金、官群等2009年编制的“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适用对象为中小学生。此量表包含6大分量表,15项积极心理品质。6大维度依次认知维度、勇敢维度、人性维度、公正维度,节制维度,超越维度。量表共有五个选项,五点式计分制,要求被试者依照自身的符合程度来选择,1至5依次是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量表经测验具有较好的信度、较为稳定的心理建构和效度,可用于大范围测量中国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情况。[]本样本中,量表的科隆巴赫系数为0.917。调查数据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

 

3.统计结果

3.1农村留守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总体状况

数据统计分析表明(见表2):认知、勇敢、人性、公正、节制、超越等六大维度均分在2.44-2.98之间,单样本T检验低于中数3,说明调查的农村留守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较差。相对而言,认知维度最低,超越维度最高。

 

2  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平均分和标准差的单样本T检验(M±SD)


小学(N=596)


M±SD

t

认知维度

2.44±0.70

11.70***

勇敢维度

2.62±0.51

11.21***

人性维度

2.87±0.64

17.60***

公正维度

2.73±0.76

12.40***

节制维度

2.97±0.68

18.37***

超越维度

2.98±0.70

18.20***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3.2农村留守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性别差异

从表3可以看出,留守儿童在人性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人性维度、节制维度和公正维度,女生明显高于男生。其他维度差异不明显。从表4可以看出,具体到15项积极心理品质:女生的思维与观察力高于男生(t=-2.89,P=0.004),男生的真诚高于女生(t=2.21,P=0.02),女生的执着高于男生(t=-2.61,P=0.01),女生爱的维度高于男生(t=-2.97,P=0.003),女生的友善高于男生(t=-3.13,P=0.002),女生的持重高于男生(t=-2.27,P=0.02).其他品质无显著差异。

    3 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均分的差异检验(M±SD)


M±SD

t

男生(n=323)

女生(n=273)

认知维度

2.38±0.68

2.48±0.70

-0.99

意志维度

2.59±0.51

2.64±0.49

-1.80

人性维度

2.73±0.66

2.07±0.56

-3.51***

公正维度

2.62±0.82

2.88±0.66

-2.24*

节制维度

2.87±0.74

3.09±0.57

-2.11*

超越维度

2.94±0.76

3.04±0.61

-0.91

 

     4 不同性别留守儿童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15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差异检验(M±SD)


M±SD

t

男生(n=323)

女生(n=273)

创造力均分

2.54±0.80

2.53±0.71

0.08

求知力均分

2.83±0.82

2.97±0.81

-1.06

思维与观察力均分

2.38±0.97

2.75±0.70

  -2.29**

真诚均分

2.46±0.98

2.14±0.88

 2.21**

执着均分

2.68±0.76

2.98±0.67

 -2.61*

爱的均分

2.74±0.87

3.14±0.83

-2.97**

友善的均分

2.72±0.69

3.03±0.56

-3.13**

领导力均分

2.18±1.03

2.31±0.93

-0.87

合作力均分

2.84±0.83

3.16±0.66

-2.76

宽容均分

3.20±0.83

3.40±0.65

-1.71

谦虚均分

2.73±0.87

2.89±0.77

-1.21

持重均分

2.57±0.89

2.87±0.79

-2.27*

心灵触动均分

3.10±0.79

3.39±0.60

-2.76

幽默风趣均分

2.78±1.03

2.55±0.98

1.48

信念希望均分

2.94±0.83

3.12±0.71

-1.48

 

3.3农村留守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年级差异

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勇敢维度、人性维度、节制维度和超越维度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在智慧维度、公正维度上差异不显著。3-6年级学生在六大维度平均分和标准差见表5。LSD事后检验表明,在智慧和认识维度,五年级得分显著高于四年级、三年级、六年级,四年级得分最低;在勇敢维度上,五年级得分高于三年级、四年级、六年级,三年级得分最低;在人性维度上、五年级得分高于三年级、四年级、六年级,三年级得分最低;在节制维度上,五年级的分显著高于三年级、四年级、六年级,四年级得分最低;在公正维度上,五年级得分高于三年级、四年级、六年级,三年级得分最低;在超越维度上,五年级得分高于三年级、四年级、六年级,三年级得分最低;总体而言,在勇敢维度、人性维度上、公正维度和超越维度上,五年级得分高于三年级、四年级、六年级,三年级得分最低。具体到积极心理品质上见表6,执着特质差异非常显著(p=0.000);友善特质,差异较为显著(p=0.004),心灵触动差异也较为显著(p=0.008),以上三项特质三年级得分最低;宽容特质差异显著(p=0.028),谦虚特质差异较为显著(p=0.004),以上两项特质四年级得分最低。

5 不同年级留守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平均分和标准差的差异检验(M±SD)

n=596

 

勇敢维度

 

认知维度

人性维度

公正维度

节制维度

超越维度

M±SD

三年级

2.55±0.67

2.16±0.46

2.63±0.63

2.46±0.92

2.91±0.74

2.73±0.73

四年级

2.49±0.77

2.32±0.52

2.76±0.65

2.68±0.77

2.74±0.68

2.81±0.56

五年级

2.87±0.59

2.63±0.42

3.12±0.59

2.96±0.70

3.23±0.54

3.24±0.67

六年级

2.62±0.67

2.55±0.49

2.94±0.62

2.77±0.66

3.01±0.68

3.08±0.73

F值

2.14

7.04***

4.02**

2.47

3.59**

4.35**

 


4.讨论

4.1农村留守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总体状况较差

本次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中的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总体趋势较差,六大维度均低于中数3,也低于笔者在2013年对1560名非留守儿童做的调查,留守儿童是在我国经济社会转型期出现并将长期存在的社会群体,因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心和呵护,导致了学习成绩不理想,内心比较封闭等问题,进而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人甚至会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所以留守儿童是最需要关注的特殊儿童群体之一。

尽管如此,我们也不宜轻易给留守儿童贴上问题儿童的标签,防止将留守儿童“污名化”,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我们要为留守儿童营造积极的生活与学习环境,更要重视留守儿童内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与潜能的激发,充分挖掘留守儿童蕴涵的积极因素,激发留守儿童的乐观心态与学习兴趣。

4.2 农村留守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存在性别差异

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中的小学生在人性维度、节制维度和公正维度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在其他三大维度上性别差异不显著在,爱、友善和心灵触动品质上,女生发展好于男生,这与现实观察是相符合。由于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对付应试教育体制的主要办法是通过大量重复练习取得优异成绩,女生一般要比男生有耐性,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女生做的练习高于男生,所以女生在小学阶段思维与观察维度好于男生。女生感情细腻,比男孩更能善解人意,在语言上也具有先天优势,在人际交往中善于寻求社会支持,故女生在友善、爱方面得分更高。女孩从小被教育要温文尔雅和端庄,导致女生在以及持重品质上好于男生。因此,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要加强对女生耐挫力、勇敢、独立性等方面的培养,对男生则要加强移情能力与社交技巧等方面的训练,引领他们健康成长。

4.3 农村留守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存在年级上的差异

经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中有三大维度存在显著差异,勇敢维度、人性维度、节制维度和超越维度存在着显著的年级差异。在勇敢维度和人性维度上,本研究发现留守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在年级上的差异表现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升高,呈现积极向上的趋势。而六年级分数之所以降低,可能与即将步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和升学压力有关,需要一段时间调整和适应。随着年级升高,学习和生活的适应性不断增强轨,从而导致留守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也会得到改善;在节制维度上,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得分最高,随着年纪的升高,他们对纪律的理解不断加深,自我控制分数也逐渐稳定。在超越维度上,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得分最高,说明随着年纪的增加,信息接触面更加广泛,留守儿童对生活和学习更有思考,逐渐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对未来持有积极向上、拼搏的态度。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的各项心理品质发展较好这与留守儿童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教师对留守儿童的人文关怀有关。另外小学三年级各项品质发展与四五六年级相比较差,可能三年级年龄较小,思维发展片面,也与从其他学校刚转入有关。因此,留守儿童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是我们需要重视的话题。

 

5.应对策略

5.1 改善不良的家庭教养方式,提高孩子积极心理品质

强化家庭监护主体责任。农村留守儿童监护主体责任在家庭,父母应当依法履行对子女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当前,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及生活压力的增大,农村的年轻父母们在教育孩子的观念上也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更何况现在是电子信息及交通极其发达的社会,电话网络等缩短了留守儿童与外出父母的心理距离,而高铁等交通工具则大大方便了外出打工的父母亲回家探望留守孩子。特别是单留儿童,大多数是与母亲留守在家,由于有母亲的陪伴而没有产生诸多不利影响。而双留儿童很少见到父母,对父母的思念非常深,虽然也经常与父母通电话,但其他的照顾者始终不能替代父母在儿童心目中的位置,更何况父母不在身边,把孩子交给其他人抚养,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会让儿童产生较低的自信心,在各方面不能够很好地发展,从而造成双留儿童在许多方面要差于单留儿童或者非留守儿童。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应尽量留下妈妈或爸爸在家照顾儿童,使儿童不会因为缺失爱而在各方面受到影响。外出务工人员要与留守未成年子女常联系、多见面,及时了解掌握他们的生活、学习和心理状况,给予更多亲情关爱。

父母伴随着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参与了孩子的成长历程,是孩子在面对他人时的重点学习对象,而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和态度对孩子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发展有重大意义。因此,家庭作为培养孩子积极心理品质的重要环境,家长需要提高自身的积极品质,与孩子形成和谐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教育氛围。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以孩子的各项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为重点,给予孩子自信和安全感,避免过重的学习压力使孩子早早厌恶学习,在家庭教养方式上以民主型和权威型为主,尊重孩子的感受和选择,重点培养孩子的创造性和求知性,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交流,提高孩子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交能力,加强积极与乐观心态的养成。

5.2 开展积极教育,帮助学生发展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教育”是指育人者用正向的思想、乐观的态度和行动去启发和指导学生积极求学并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以社会、学校和师生的现实情况为基础,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格品质的教育。积极教育能提高学生的积极体验、增强师生关系和同学间的友谊、加强学生的正向力量,促进个人发展。2012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将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纳入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中,这表明国家开始重视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发展,积极心理素质的培养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看到学校师生的具体情况,一方面,提高心理老师的专业素质水平,对班级的班主任进行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完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设施设备,学校应提供专业性的场所方便开展相关活动。另一方面,在面对留守小学生时,学校及心理老师应因材施教,通过阶段性的调查活动,了解学生的重点问题进行解决,如针对真诚品质偏低的现象开展专门的教育活动,针对男生乐群维度偏低的情况下开展各主题的团体活动等,在对全体学生开展提高积极心理品质相关活动时以培育学生优良的个人品质和高尚的道德素养为重点,着眼于学生的长久发展,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3 多种途径培养留守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

本次研究发现,3、4年级留守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较差,因此学校针对3、4年级的学生应多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小学生以形象具体思维为主,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各种课堂游戏、班级集体活动、文艺表演等活动来加强学生的情感交流体验和提高个体积极心理品质。在进行活动时语言上要简单容易理解,内容上具体且形象,通过形式各样的活动,让学生勇于实践又积极思考。可通过播放影片、讲故事、组织团体性游戏等方式进行培养。小学高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由具体形象像抽象逻辑思维转变,学生逐渐由儿童期向青春期过渡,因此在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时,可通过团体辅导、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提高他们的爱、友善、领导力、合作力、信念与希望等积极心理品质,通过参与课堂教与学活动、设置情景性教学等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常规的课堂教育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在教育过程中,提高上课的趣味性、丰富上课内容,有利于学生踊跃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求知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通过采用小组讨论、小组合作、代表发言等方式加强学生的参与性,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发挥自身的积极心理品质,使课堂更具有感染力。

要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包括学科渗透、心理活动课、心理咨询和辅导、网络支持系统以及班会、团会和队会活动。同时,还应该鼓励一些非正式群体的发展,如鼓励成立业余爱好小组,以班会、团会和队会等正式群体的积极优势和主导作用引导和影响非正式群体的发展方向。学校还要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街道社区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等的联系和合作,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目前,安徽省级财政集中投入8600万元,支持各地建设1308所校外流动留守儿童活动室,依托学校建设1.9万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卫生计划部门牵头,在留守儿童集中地方,利用学校、村居服务中心等阵地设立爱心健康驿站,为农村留守儿童及其家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存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多种途径共同构建一个培养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的多维立体服务体系。 

 

第二部分:《农村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现状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

1.研究对象

在长丰县中学,以七、八年级的留守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九年级学生因面临中考,校方不配合调查),采用整群抽样法进行问卷调查。本次研究共发放366份问卷,去除部分数据缺失和无效问卷后回收有效问卷336份。有效回收率为91.8%。人口统计信息见表1

1  留守中学生信息统计表

七年级       八年级          男           女

人数

198

138

158

178

%

0.59

0.41

0.48

0.52

2.统计结果

2.1农村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总体状况

从表2可以看出,智慧和知识、勇敢、人性、公正、节制、超越等六维度的均分在3.4-3.9之间,单样本t检验结果显著高于中数3,说明留守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总体现状良好。结果表明,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的均分各不相同。整体而言,节制维度均分最高,勇敢维度均分最低。

2  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均分描述性统计(M±SD)


     M±SD

智慧与知识维度

勇敢维度

人情维度

公正维度

节制维度

超越维度

     3.53±0.69

     3.42±0.57

     3.71±0.68

     3.58±0.71

     3.86±0.67

     3.83±0.71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从图1可以看出,留守初中生十五项积极心理品质均分除真诚外都高于3,真诚均分最低,仅有2.52,其次是领导力;得分最高的三项为心灵触动、宽容和谦虚。

1  留守初中生十五项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均分

图片1.png

2.2 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性别差异

对不同性别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性别的留守初中生在勇敢维度上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的得分,其他维度得分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见表5)。具体到十五项积极心理品质,创造力、真诚、谦虚和心灵触动等4项积极心理品质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创造力和真诚这两项的得分上男生显著高于女生,而在谦虚和心灵触动这两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得分上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其他积极心理品质在性别上的差异不显著(见表6)。

3 不同性别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均分的差异检验(M±SD)

N=336

男(n=158)

女(n=178)

t

智慧与知识维度

勇敢维度

人情维度

公正维度

节制维度

超越维度

3.60±0.67

3.50±0.58

3.71±0.69

3.60±0.76

3.83±0.70

3.80±0.77

3.46±0.70

3.34±0.55

3.70±0.68

3.56±0.67

3.88±0.64

3.85±0.65

1.850

2.523*

0.007

0.567

-0.805

-0.660

 

 

4 不同性别留守初中生15项积极心理品质均分的差异检验(M±SD)

N=336

男(n=158)

女(n=178)

t

创造力

求知力

思维与观察力

真诚

执着

友善

领导力

合作力

宽容

谦虚

持重

心灵触动

幽默风趣

信念与希望

3.56±0.79

3.84±0.83

3.42±0.80

2.73±1.09

3.76±0.71

3.61±0.85

3.76±0.72

3.24±1.02

3.79±0.78

4.01±0.76

3.71±0.83

3.71±0.88

3.97±0.80

3.67±1.00

3.78±0.86

3.32±0.78

3.72±0.82

3.39±0.80

2.33±0.88

3.68±0.72

3.57±0.93

3.78±0.70

3.05±0.94

3.82±0.68

4.12±0.79

3.89±0.75

3.58±0.79

4.26±0.72

3.68±0.94

3.72±0.79

2.753**

1.274

0.372

3.726***

0.962

0.332

-0.199

1.776

-0.357

-1.261

-2.138*

1.430

-3.562***

-0.084

0.767


2.3 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年级差异

对不同年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年级的留守初中生在超越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八年级的学生在这一项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七年级的学生。其他维度不存在显著差异(见表7)。具体到十五项积极心理品质来看,宽容、信念与希望这两项积极心理品质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七年级学生的得分均分显著低于八年级的学生。其他积极心理品质在年级上无显著差异(见表8)。

5 不同年级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均分的差异检验(M±SD)


七年级(n=198)

八年级(n=138)

t

智慧与知识维度

勇敢维度

人情维度

公正维度

节制维度

超越维度

3.51±0.71

3.40±0.59

3.68±0.70

3.53±0.72

3.82±0.67

3.76±0.71

3.55±0.66

3.45±0.55

3.74±0.66

3.65±0.70

3.92±0.67

3.93±0.71

-0.556

-0.722

-0.833

-1.511

-1.393

-2.125*

6 不同年级留守初中生15项积极心理品质均分的差异检验(M±SD)

N=336

七年级(n=198)

八年级(n=138)

T

创造力

3.42±0.83

3.44±0.75

-0.307

求知力

3.80±0.83

3.74±0.81

0.573

思维与观察力

3.34±0.80

3.50±0.80

-1.787

真诚

2.49±1.07

2.56±090

-0.582

执着

3.70±0.70

3.74±0.73

-0.498

3.59±0.89

3.58±0.90

0.106

友善

3.73±0.74

3.82±0.66

-1.271

领导力

3.12±0.97

3.16±1.00

-0.380

合作力

3.74±0.74

3.89±0.70

-1.958

宽容

3.98±0.75

4.19±0.80

-2.359*

谦虚

3.79±0.79

3.84±0.79

-0.619

持重

3.63±0.84

3.65±0.82

-0.225

心灵触动

4.07±0.79

4.21±0.74

-1.614

幽默风趣

3.60±0.94

3.78±0.99

-1.612

信念与希望

3.67±0.80

3.86±0.84

-1.996*


2.4 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在家庭情况的差异

对留守初中生的家庭情况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监护人的不同对于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除人性维度外,其他五大维度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7),事后检验发现:父亲或母亲做为监护人,即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在智慧与知识维度、勇敢维度、公正维度、节制维度、超越维度上得分均高于祖辈和其他人监护的得分。

7  监护人不同在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上的差异检验(M±SD)

N=336

智慧与知识维度

勇敢维度

人性维度

公正维度

节制维度

超越维度

父亲

母亲

祖辈

其他

F值

3.56±1.12

3.68±0.65

3.04±0.61

2.94±0.00

1.575*

3.90±0.46

3.84±0.56

3.52±0.58

3.20±0.53

1.498*

3.81±0.77

3.81±0.79

3.59±0.67

3.67±1.01

0.414

3.92±0.90

3.61±0.58

3.36±0.94

2.83±0.08

1.831*

3.88±0.64

3.97±0.68

3.90±0.66

3.50±0.42

1.625*

4.39±0.67

3.88±0.67

3.91±0.78

2.86±0.06

1.700*


3 讨论

3.1 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发展现状良好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十五项积极心理品质均分除真诚外都高于中数3。这说明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总体发展状况是良好的。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六大维度中勇敢维度均分最低,可能是由于缺亲人的关爱使得学生没有勇气真正地面对困难和打击,没有得到真正的成长,还带有儿童心理中对成年人强烈的依赖性。不能承担责任,独自面对困难。真诚在十五项具体积极心理品质中得分最低,可能是缺乏对人的信任,从而影响了真实的表达。再由于了解到不太正面的事件并受到影一些不良风气影响,并且“应试教育”也导致家长和学校迷信书面成绩,忽视了对留守初中生品德的培养。

3.2 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在性别上存在差异

本次调查发现,初中男生在勇敢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初中女生。男生创造力和真诚两项积极心理品质得分高于女生,谦虚和心灵触动两项得分低于女生。由于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男生变得好面子、讲义气,有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性格外向,容易和周围人成为朋友。而女生由于生理激素的影响,生理特征开始显现。开始注重对外表的打扮,喜欢幻想,情绪上容易消沉和多愁善感。

3.3 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现状在年级上存在差异

调查结果显示,八年级学生在积极心理品质六大维度的得分高于七年级学生的得分;并且宽容、信念与希望两项积极心理品质的得分上也高于七年级学生。这说明随着随着年级的增长,留守初中生心理现状向着良好方向发展。同时随着学生知识面拓展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增加,高年级学生更懂得与人相处的原则,同时对未来也充满着希望。

3.4 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在监护人的不同上存在显著差异

调查结果表明,家庭情况的不同(监护人的不同)在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现状上存在显著差异。父亲或母亲做为监护人,即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在智慧与知识维度、勇敢维度、公正维度、节制维度、超越维度上得分均高于祖辈和其他人监护的得分。初中生正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位初中班主任的心声:“虽然父母外出赚钱和在家养育孩子存在矛盾,但父母在孩子读初中阶段能不出去就不出去,实在不行也要留下一个看护孩子,因为初中阶段对孩子太重要了,有条件的家长一定要等孩子稍微大一点,读高中了或者大学了再外出务工”。这确实值得家长们认真思考。

 

4 建议

在培养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留守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这一个性发展的重要转折期,所运用的培养策略应该更加灵活和全面。这样才能有效培养留守初中生的健康心理。

4.1 教育部门立足于实际,把对留守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落在实处

在家长和教师十分重视书面成绩的今天,教育部门应当将积极心理品质健康教育依托于素质教育,逐渐将积极心理品质的概念深入人心。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学校的扶持与补助。例如建造一些阅览室、图书馆等课外活动场所,丰富农村学生的课外生活。派遣高素质老师前往农村学校,提高农村学生的文化和品德修养。教育局应重视教师的心理学知识储备量,做好对教师心理学方面的培训工作。

4.2学校根据学生情况,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由于“青春期”到来,留守初中生身上具有不稳定、冲动的心理特征,而且自我意识日益强烈。并且处于青春期的男女生的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在对留守初中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学校应该针对男女学生存在的差异制定不同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方案。学校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监护人的力量,建立一个以学生为主体,老师家长全员参与积极心理品质培养体系。同时,学校要重视学科渗透,让学生接受日常的教学活动的同时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还应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和正确三观的培养,多给学生一些真善美事件的熏陶,培养学生身上勇敢、真诚的品质。通过如心理活动课程、学校心理健康辅导、班会活动和网络心理辅导等途径和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4.3 注重留守初中生人际关系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本次调查中发现留守学生的真诚分数较低,因此对留守儿童人际关系的培养应给予重视,要从正面教育入手,教会他们真诚的对待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和发掘他们真诚、爱和友善等积极心理品质。学校可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活动,引导他们体验愉快的情绪,增进相互之间的亲密感和相互依赖感,提高相互信任度。

亲社会行为是人与人之间在交往过程中维护良好关系的重要基础,对个体一生的发展意义重大。促使留守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培养留守儿童真诚、宽容、心灵触动(感恩)等积极心理品质,将有助于留守儿童更好的适应社会,为留守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也有利于学校素质教育实践的深入发展。留守儿童的主要监护人在日常生活中应当注意规范留守儿童的行为,教会他们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积极合作等,优化留守儿童生活环境,对孩子的利他行为进行及时有效的鼓励,强化类似的行为。只要孩子出现了亲社会行为,监护人要及时强化,使留守儿童获得积极反馈,达到逐渐巩固的目的。

4.4家长乐观向上的价值观,为孩子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树立榜样

首先,留守的初中生家长应该主动学习如何科学地教育自己的孩子。家长应主动与学校老师、班主任沟通,配合学校共同教育好孩子。另外,家长本身要有积极向上的态度和科学的教育方式。例如,如何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如何教育孩子有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如何引导孩子学会学习等方法。

其次,家长应该具有乐观向上的价值观,为孩子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树立榜样。父母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留守初中生的父母离开家乡,经历很多生活上和工作上的困难,父母仍旧顽强、乐观的态度去面对,这些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有助于留守初中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不容易,进而培养留守初中生的努力、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深刻理解、认识生活,形成乐观向上的态度。

第三,外出务工的家长一定要多关心孩子。研究结果发现:影响留守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根本原因是缺乏父母的爱。有些家长可能对孩子比较放心、认为每天都联系孩子会打扰他,还有一些家长力不从必,有时间下班之后孩子就休息了。殊不知,每天对孩子的关心在孩子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上有至关重要的影响。爸爸每天联系孩子能够让孩子更加具有团队精神和领导才能,妈妈每天关心自己的孩子,能够使自己的孩子更加有领导才能做起事情来更加有激情和干劲。

最后,家长应该鼓励自己的孩子,培养他们团体合作意识和领导力。虽然留守初中生家长没有办法在孩子身边直接指导,但是,外出务工的父母可对孩子进行电话教育。父母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要每天与自己的孩子通电话交流沟通,这种电话沟通是非常重要的。科技的进步,QQ、微信等沟通软件的出现让出门在外的父母和子女保持频繁的联系,让留守子女能充分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和陪伴,这对他们的团体合作意识和领导力有促进作用。

 

四、课题研究存在的问题及总结

课题研究虽然告一段落,反思整个研究过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

首先,受制于团队的研究力量有限,整个调查局限在合肥市长丰县,调查的留守小学生为596人,初中生336人,样本量虽然合乎统计研究的标准,但不能完全代表留守儿童的总体。

其次,整个研究基于问卷调查的方法,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固然可靠,但是问卷受制于被调查者的理解能力与当下的心态,都会影响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第三,对策部分主要依据调查的统计结果提出应对策略,缺少实践的操作与验证,挂一漏万在所难免,这也是学术研究中的一个难点。

课题研究发现:留守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水平整体低于同龄群体的平均水平,令人堪忧。初中生大部分积极心理品质与同龄群体的平均水平相当,个别品质如真诚、爱、领导力等低于平均水平。所以,全面关注留守小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培养,针对性培养初中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是促进全体留守儿童积极心理品质发展的的关键。积极心理品质是个体在先天潜能和环境教育交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正向心理特质,这些心理特质影响或决定着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的积极取向,继而为个体拥有幸福有成的人生奠定基础。只有积极心理品质才能激发人类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帮助个体最大限度挖掘潜力并获得美好生活,这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