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06月12日 来源:安徽省网上家长学校
给孩子喂饭有两种情况:
1.妈妈主动给孩子喂饭
2.家里老人习惯给孩子喂饭
无论是谁给孩子喂饭,除孩子还没有完全的自主进食能力需要成人搭配喂食以外,强迫喂饭给孩子、满地追着跑的喂饭带来的后果只有一个,害孩子!
为什么这么说?
你给孩子喂饭,是为了让孩子吃饱。
孩子吃饭只是为了让自己吃饱么?
NO!
吃,是基本需求,难道我们活着就只是为了吃么?
对于孩子来说,吃饭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在好奇心的驱动下,不断探索并增长自我能力和建立自信的过程。
当你花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去研究孩子早教,用心筛选促进孩子发展的玩具、书籍时,却把孩子最基本的生理功能和探索权利无情地剥夺了。
埃里克森认为在生命的第2年里,儿童的发展表现为努力获得对冲突和身体功能的控制,这些方面取得成功,能让儿童感到自信和独立。
经常性的失败则会让儿童对自己和自身能力缺乏信心。
自信和独立来源于自主,孩子能够决定自己做什么,怎么做,来获得一定的自主感,如果连最基本的吃饭、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都不能自己做主,请问还有什么是孩子可以自己做主的,他还有兴趣探索其他吗?
常看到那些追屁股喂饭的家长,一勺接着一勺地塞饭,强迫孩子必须要吃完,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剥夺了孩子最基本的生理、心理需求,当孩子失去了被尊重,敢问孩子如何学会尊重他人,发展健全人格?
我需要的不是你为我好,而是我的事情让我做主。
这是孩子「自主意识」发展的标志。
发展自主能力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关心孩子的自尊、自信。社交的良好发展都离不开自主意识的刻意培养,孩子需要体验自主感,来帮助自己建立自信心。
若你剥夺了孩子吃饭的乐趣和学习的机会,就需要一点点帮助孩子捡起来。当你埋怨孩子不好好吃饭时,请反思自己曾经是否给足孩子探索的机会,不要一边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饭,一边做着降低孩子吃饭兴趣的喂饭行为。
蒙台梭利认为:没有独立就没有自由。因此,我们必须指导孩子的个性得到自由、积极的表现,使之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独立。”
添加辅食将是孩子自由之路的起点。而喂饭,则无异于推迟了孩子的独立性成长。
老人喂饭的问题更多存在于隔代养育的家庭之中,有些是妈妈早早上班不得已把孩子交由父母/阿姨照顾,还有一些是一家两代人照顾一个小宝贝,存在隔代参与或替代养育的情况。
那么如何在有老人参与的情况之下避免老人过度代劳呢?
首先找到老人不辞辛苦追孩子喂饭的缘由,很多老人会觉得孩子要胖才是健康;也可能是觉得如果孩子喂的不胖,怕爸妈会责怪自己没带好孩子;或者是觉得孩子吃饭太慢了,照顾起来吃力,还不如直接喂省事儿。
从原因入手,解除老人的担忧,执行起来必会事半功倍。
目标一致,方法有智
不论是父辈参与还是自己带娃,大家的目标都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了孩子好。只不过这个好,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标准,到底怎样才算真的好,又如何做到真的好。
感谢我们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网络信息的便利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向好的方面改变的便利机会。
首先妈妈夯实自己的科学育儿观,同时再把这种观点慢慢引入家庭之中,特别是参与育儿的家庭成员。针对老人喂饭这事儿,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找对方法,改变也不是不可能的。
风险植入
如果提前让老人了解了喂饭的种种弊端,相信哪个老人也不会执意地做对孩子“有害”的事情。
喂饭这事儿真的一点好处都没有,我们知道。那如何让老人接受,很简单,找反面教材给老人看,加深不利影响的印记。
1)绝对不可以家长嚼碎了食物喂宝宝。细菌、病毒会通过唾液传播,比如一些导致蛀牙的细菌、幽门螺旋杆菌和疱疹病毒等。如果把食物嚼碎再喂给宝宝,会增加宝宝患相应疾病的概率。
2)让宝宝自己咀嚼更健康。缺乏咀嚼锻炼,增加乳牙滞留的风险,搞不好还要拔牙。
现在孩子乳牙滞留的几率大大增加。我家俩娃都是,恒牙萌出,乳牙未掉。老大更甚,乳牙丝毫未动,需要医院拔牙,一共拔了2颗。老二还好,活动了两天乳牙就掉了。
主要原因归结为现在孩子们吃的东西太精细,几乎不用“啃”这个功能,水果切成小块,孩子们几乎从未啃过玉米和西瓜。
让宝宝自己咀嚼食物不仅可以帮助牙齿萌出,促进口腔发育,更能促进消化酶的分泌,帮助宝宝的更好地消化吸收。如果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宝宝,相当于剥夺了宝宝锻炼咀嚼能力的机会。
3)比较之心。让老人看到自家孩子不如别人家孩子的地方。
比如:谁家孩子都会自己吃饭了;谁家孩子都会用筷子了;谁家孩子因为小时候不主动吃饭,上幼儿园还不会自己吃饭,老师顾不上孩子经常挨饿;孩子不自主进餐缺乏对手部精细动作的锻炼,上学后拿笔写字出现困难……
适当地刺激一下老人也是很有必要的。
4)建立原则。原则性的问题一开始就不该妥协,立下规矩需要全家人一起配合执行。
改变需要一个过程,我们把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饮食习惯灌输到老人的脑海之中,避免老人习惯性代劳,坚守你的育儿主动权。
5)尊重孩子的个性。尊重孩子的个性,避免模板化。孩子的独特性就是他的优势,从小就尊重孩子的长处,将为他的自尊心和人际关系打下良好的基础。
尊重孩子,其实就是能够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孩子也是一个主观能动的个体。
如果家庭环境很难改变,老人喂得尽心,孩子吃得开心,不被强迫喂食,机械式塞饭,喂饭就喂了,因为养育环境本身就不够支持妈妈,再被一些教条框住,牺牲的是亲子关系。
2岁左右的孩子需要自主感,建议尽量在2岁前逐步培养孩子能够自己动手吃饭。
在学步儿和学前阶段,儿童通过运用新习得的复杂语言及通过模仿学来的新行为等方式,形成独特的自我。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对身体功能的控制,能让儿童感到自信和独立。
我们必须允许孩子做出自己的努力,让他认识到他能做到。儿童对独立的渴望必须要与成人的支持以及合理坚定的限制来取得平衡。
本末倒置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过度代劳已成为当今育儿中最大的弊端,因为家长代劳,剥夺了孩子学习成长的机会,很多孩子成了生活中的低能儿,二十多岁还在依赖家长,这样的巨婴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
当孩子想做的事和能做的事达到一个平衡,孩子才会学会自我负责,当孩子慢慢自我负责之后,也就变得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掌控力。
孩子的感受是「被尊重的」以及「自我负责的」,因此也就变得更加动力十足。
适时的放手,成全了孩子,放飞了自己。
紫外线的危害:
短期危害:晒红、晒伤、晒黑。
光老化:皮肤色斑、皱纹、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等。
眼部损害:增加白内障、翼状胬肉等疾病风险。
恶性肿瘤:增加恶性黑素瘤、基底细胞癌等皮肤癌风险。
良性肿瘤:日晒累积可诱发脂溢性角化(老年斑)等。
Q2:儿童要防晒吗?
A:要,防晒应当从小开始。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是从幼年开始积累的,18岁以前的紫外线暴露对皮肤的伤害累积量可以占到一生中的50%。
此外,紫外线对皮肤的晒黑效应从1岁就开始了,表现为色素形成和黑色素痣的增多,获得性色素痣和黑素瘤中BRAF基因突变也与儿童期曝晒相关,同时紫外线对青少年皮肤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将持续到成年。
一般认为,6月龄以上的婴儿(国内也有专家认为1岁以上)即可在必要的时候使用防晒霜,可以使用纯物理防晒霜(比如有效成分为氧化锌);6月龄以下推荐采用衣物、帽子遮挡的方式。但根据美国儿科协会的建议,认为防晒霜可小面积地用于不足6个月的婴儿未被衣物遮盖的部位。
Q3:防晒手段主要有哪些?
A:防晒可以依照 5S 防晒法采取防晒措施。
Slip —— 长袖长裤、防晒衣等
Slap —— 戴宽檐遮阳帽
Slop —— 涂抹防晒霜
Slide —— 戴太阳镜
Shade —— 避开强日照时段外出并在外出时注意遮蔽
Q4:防晒衣帽怎么选?
A:看标签UPF(紫外线防护指数,Ultraviolet Protection Factor)值。
一款合格的防晒衣帽UPF值不应低于15(国标通常要求大于40)。防晒宽檐帽的帽檐宽度建议大于7cm。
普通衣服也有一定防晒效果,缝织致密的、深色的衣物防护效果相对较好。不同面料的防晒效果也有差别,羊毛和合成材料(如聚酯)的衣物保护性较强,全棉、亚麻、醋酸纤维、人造丝的相对弱,夏季的普通全棉T恤,UPF值只有5~9左右。
防晒衣、防晒帽、遮阳伞均可参考的UPF标准:
UPF 15-24,防晒效果好;
UPF 25-39,防晒效果非常好;
UPF 40-50及以上,防晒效果卓越。
(注:和UPF50的织物相比,UPF50以上的织物不见得有更好的防护效果)
Q5:宝宝是否应该隔着玻璃晒太阳?
A:不推荐出于获得维生素D的目的而让宝宝专门无防护接受日晒,即便隔着玻璃窗。
一些家长认为隔着玻璃晒太阳,既可以促进皮肤合成维生素D,又可以减少日光的刺激。但实际上日光中的紫外线分为UVA、UVB和UVC,皮肤只有在接受UVB的照射时才能合成维生素D,但UVB并不能穿透玻璃达到皮肤,而UVA却可以穿透。因此隔着窗户晒太阳不仅无法使皮肤合成维生素D,反而可能使宝宝的皮肤受到UVA的伤害 。
Q6:防晒霜要怎么选?
A:日常通勤可以使用SPF30、PA+++或PA++++的防晒霜;在户外运动时建议使用SPF50、PA++++且防水的防晒霜。
有些防晒霜没有标明PA值,而是标明Broad Spectrum(通常为美国生产防晒霜),或者UVA字母外画个圈(通常为欧盟生产防晒霜),也代表对于UVA有足够的防护能力。
根据美国 FDA 和 CDC 的防晒指导,如果能够保证足量涂抹,日常使用 SPF15 及以上的防晒霜即可,但目前市面低倍防晒产品相对较少,且普遍很难足量涂抹和及时补涂,操作起来有现实难度。
Q7:婴幼儿、儿童防晒霜怎么选?
A:婴幼儿及儿童使用防晒霜在保证有效的前提下,成分越简单越好,以下原则供妈妈们囤宝宝防晒霜时参考:
优先选择以氧化锌或者氧化锌+二氧化钛为主要成分的物理防晒霜;避开有争议的化学防晒成分:二苯酮-3和阿伏苯宗;
避开易致敏和易刺激成分:乙醇/变性乙醇、甲基异噻唑啉酮、尼泊金酯类防腐剂、部分香料;
避免可能引起光敏的成分:比如桂皮酸盐。
Q8:防晒霜每次需要涂多少?
A:根据产品质地,面部使用需要1枚或者2枚一元硬币大小的用量。
质地粘稠的防晒乳/霜,建议单次使用量为1枚一元硬币大小;而质地稀薄的防晒露/乳液,单次使用量约为2枚一元硬币大小。
颈部使用的量应和面部相同。我们推荐足量使用,尽管涂不够量也比不涂好,但涂不够量防晒效果会大打折扣。
Q9:阴天要不要防晒?
A:需要。尽管大多数云层都能阻隔一部分紫外线,但即便如此,在没有太阳的普通阴天,也可能有高达80%的紫外线能够穿透云层达到地面。
在多云间晴的气候条件下,紫外线强度甚至比无云的晴天更高。但在较厚云层的雷雨天气时,紫外线则通常较弱。
您可以参考天气App中每天的紫外线指数,一般紫外线指数超过3,我们就推荐使用防晒霜。不能靠目测哦,比如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一个多云看不到太阳但能感觉到阳光的日子,小编查到紫外线指数达到了6,并不比晴天低,这种情况自然仍要注意防晒。
Q10:打伞可不可以替代防晒霜?
A:不能。二者是相互配合协同防晒的作用,而不是相互替代。
优质的遮阳伞(比如面料UPF≥50)可以很好的阻隔直射的紫外线,但无法阻隔被地面、建筑物外立面反射的紫外线,因此防晒霜是遮阳伞等物理遮挡手段的重要补充。
Q11:带有SPF值的粉底、BB霜、CC霜、散粉能够替代防晒霜吗?
A:不能。对于此类化妆品而言,如果要达到标定的SPF值,用量也需要达到防晒霜的用量,比如全面部需要一块钱硬币大小,而我们在用以上产品时根本达不到这么多,因此无法发挥防晒指数标注的防晒功能。
Q12:涂了防晒后又化妆,会不会破坏防晒效果?
A:可以在涂抹防晒霜10~15分钟后再开始涂粉底等底妆。防晒产品发挥防晒效果前需要先成膜,因此,在上妆前需要先预留足够的成膜时间,以免粉底涂上后破坏防晒膜的形成。
Q13:上妆之后如何补涂防晒?
A:如果平时是在室内工作为主,有上妆习惯,可以考虑每天多次补涂带有防晒功效的气垫或者粉饼,虽然效果远不及防晒霜,但考虑到较低的紫外线环境及不能化妆的职场或社交需求,这样更有操作性一些,防护上也可以接受。
但如果是在室外活动,不管是否上了妆,都建议每90~120分钟补涂足量的防晒霜(最好是卸妆补涂,不卸妆就补涂反正花脸的也不是小编)。
Q14:防晒霜需要卸妆吗?
A:大部分日常使用的防晒霜,即便标注有防水防汗效果,但经过时间损耗、汗液浸泡、擦拭等因素,晚上洁面时用洗面奶一般都可满足清洁需求。
但防晒霜的清洁也可根据自己的肤感而定,即便是普通不防水的防晒霜,如果自己感觉不卸妆就洗不干净,使用卸妆产品也可接受。但使用卸妆产品时需注意可能引起的清洁过度问题。
Q15:防晒霜涂那么多,会吸收进身体吗?
A:有可能会。目前发现多种防晒霜的成分可以在血液、尿中检出,说明部分防晒霜成分可以经过皮肤吸收入血,而且即便是物理防晒成分氧化锌和二氧化钛,经过目前的纳米技术处理后也可能透皮吸收。
成分可以被吸收,并不代表不安全。目前我们尚未发现防晒霜中这些成分会对我们产生明显的伤害,但防晒霜能保护我们的皮肤这一点则是明确的。从现有的研究结论来看,我们仍推荐大家正确使用防晒霜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伤害。
上个星期,我说到对“内向”性格的重新认知。“内向”的本质,其实是高度敏感。
高度敏感的孩子,体会到的刺激、紧张、羞愧等等的感受,都会更加深刻,所以他们更谨慎,舒适区更小,也更容易退缩、害怕。
妞妞就是一个高度敏感的孩子。
她曾经在一个电闪雷鸣的夜晚,因为害怕,趴在我身上,紧紧抱着我的脖子,全身绷直,这样一动不动待了将近2个小时;
她曾经在游乐场,拒绝踏上任何一个看起来有点“危险”的设施,不管是高高的滑滑梯,还是绳索桥……;
她曾经在平衡车比赛现场临阵脱逃,崩溃大哭。
我想,这就是我们对高度敏感孩子的忧虑:他们是不是太胆小、太脆弱、太没出息了?
1
说到爱哭,我第一个想起的,就是福原爱。小时候的福原爱,是一个绝对的爱哭鬼。
输了比赛哭、被裁判警告哭、练不好球哭、摔跤哭……
但是一边哭,一边接着打。
妞妞上体能课的班上,有一个同学叫琪琪,也是一个敏感谨慎的小女孩,话不多,容易哭。
妞妞刚开始到这个班上课的时候,有一次项目是倒退跳,琪琪跳不好、速度慢,落在了后面。不出意料地她就开始大哭,但是站着哭了一会儿,又开始跳。
就这样跳一会儿、哭一会儿,坚持完了全程。
当时给我的启发挺大的。
我们特别容易给孩子下判断,一哭、一退缩,就是胆小、脆弱、没出息,心里一阵“恨铁不成钢”。但像福原爱和琪琪,她们脆弱吗?没出息吗?不,她们表现出来了超强的“韧性”。
韧性,在心理学上叫“心理弹性”,是指一个人适应压力、逆境的能力。我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根弹簧,判断这根弹簧好不好,并不是看它是不是一点都不弯,而是看它弯了之后,“回弹力”怎么样。
任何人在面对压力的时候,都会本能的逃避、害怕。而高度敏感的孩子,他们的生理特性,更决定了这些情绪,是他们身体的一部分,无法被“剔除”。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很脆弱。
对高度敏感的孩子来说,我们应该培养的,并不是一个“不会害怕”、“勇往直前”、“绝不退缩”的孩子。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心理弹性”强,能从负面情绪中“回弹”,从自己的害怕、逃避中站起来的孩子。
2
当孩子表现出害怕、逃避的时候,家长的反应通常有2种:
一种是“逃离现场”,比如害怕坐滑滑梯,那我们就不坐了。
一种是“生推硬拽”,强迫孩子做,比如要是害怕洗头,就强制地按着洗。
这两种方法都无法真的帮到孩子。
培养心理弹性,有2个必要条件。
第一个条件:适度的压力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提出了一个高度敏感孩子的性格成长路径——“PES法则”:
让孩子爱自己(Precious yourself)— 扩大舒适区 (Expand comfort zone)— 学习社会技巧(Social skill learning)
既然要扩大舒适区,就要给孩子走出舒适区的机会。如果一味逃避压力,担心孩子害怕、紧张,把孩子关在玻璃球里,那他的舒适区版图,永远都无法扩张。
孩子是通过一次次克服恐惧、战胜压力,来获得掌控感的,这对他们来说很重要。如果长久处于掌控感缺失的状态,孩子会自然而然产生一种羞愧的感觉,愈加地向内缩。这是家长把他们保护得再好,也无法帮他们回避的事。
所以,对于高度敏感的孩子来说,经常给他们一些接触新鲜环境、面对适度压力的机会,其实很重要。
这里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适度”。
我们要做的,是将孩子轻推到“可适应压力区”,而不是“逃避区”。这非常重要。如果压力过大,把孩子硬推进逃避区,那种恐惧的感觉,会让孩子更加退缩与害怕。下一次,他们可能会彻底拒绝再经历这样的心理感受。
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帮助我们观察孩子的状态,调节压力强度。
当孩子说什么都不肯做,甚至大哭崩溃,说明压力已经超出了可适应的范围,要往回退一退了。
说个妞妞的例子吧。
妞妞上幼儿园之前,几乎没太离开过我。所以带她去上体能课的时候,她一听说要单独在教室里上课,就坚决不肯进门。
我知道这个要求,超过妞妞的可适应范围了,如果让老师把她硬拉进去,她肯定会撕心裂肺、崩溃大哭,以后可能有更多的分离焦虑。
所以,我采取了后退一步的方法,跟老师商量,前几节课,我先坐在妞妞后面不出声。上了几节课以后,我再挪远一点,坐到教室的角落里。再过了两节课,妞妞就同意让她最喜欢的小熊代替我坐在教室里陪自己了。
就是通过这样把压力“打散”、一步步扩大可适应压力区的方法,我帮助妞妞平缓地战胜了这一次的恐惧。
第二个条件:外挂的压力调节器
当然,如果光有压力,却不能成功的应对,这种压力就变成有毒的压力,而不是有益的压力了。
但是,大脑的发育在童年期,还处于“不平衡”状态——产生压力的神经机制已经成熟了,但从压力中复原的神经机制还很不成熟,所以他们一哭就停不住、害怕起来一步都不敢往前走。所以,他们才这么需要我们,来充当他们外挂的压力调节器。
帮助孩子舒缓压力,安慰、接纳、陪伴,当然是很重要的。
但还有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笑。
你可以想想自己看恐怖片的时候,神经紧绷的那种感觉,这就是孩子的感觉。这个时候,如果笑一笑,是不是神经马上就放松下来了。笑声,是最能激发勇气的。
妞妞第一次听见很大的雷声,我抱了她两个小时,我能感受到她的神经高度紧绷。事后我想,除了接纳,还有没有办法,能让她更积极地放松下来呢?
妞妞最喜欢屎尿屁了。第二次碰到电闪雷鸣的时候,我就和她开玩笑:
你知道为什么会打雷吗?因为啊,星星在放屁,“噗噗噗~~”
她一下子就笑了,整个身体放松下来,跟着我一起“噗噗噗~”,乐不可支。
这之后再听见雷声,她虽然还会有一点害怕,但已经学会了自己给自己调节:打雷没什么好怕的,就是星星在放屁呢!
看了这些,你可能会想,哎,有一个敏感的孩子,太麻烦太累了。
是啊,养一个孩子,哪有不麻烦的呢?那些外向的孩子,一定也有他们的烦恼。
敏感、谨慎的孩子,心里也住着一个小勇士,只是这些小勇士,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给更多的时间,才会走出来。可是,看着他们小小的身体,努力地战胜与生俱来的恐惧,努力地向外生长,我总是很感动。
那需要更多的勇气,不是吗?
他们其实,很勇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