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安徽省网上家长教育学校 >地市风采 >县级网校 >宿州市埇桥区 >新闻热点 >浏览文章
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分别于5月21日和22日在北京召开。安徽工程大学干部师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积极收听收看“两会”现场直播,聆听李克强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他们认为李克强总理的报告令人鼓舞、催人奋进。师生们围绕政府工作报告展开了热烈讨论。
芜湖市政协委员,纺织与服装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冉昆玉表示,今年的“两会”在新冠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召开,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坚定了大家直面挑战、共克时艰的信心和勇气。报告提出要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这既是疫情防控中暴露出来的基层治理薄弱环节,也是基层群众关切的揪心、愁心问题。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基础。加快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从传统的管理型模式向现代的治理型模式转型,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突出党的领导、人才支撑和社会力量参与,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引导群众在基层治理中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作用,切实将国家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加快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走好基层善治之路。
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葛飞表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抓好农业生产,14亿中国人的饭碗务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在地少人多的国情之下,咱们要加快新农业发展速度,加强新农科建设。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新农科建设坚持“四个面向”,面向新农业、新乡村、新农民、新生态,推动中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迈进,助力乡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他坚信中国高等农林教育大有可为。作为一所以工为主的地方院校,学校涉农专业将充分利用学校工科背景优势,深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培养思维创新活跃、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新农科专业人才。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出学校应有的贡献。
学生处副处长、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副主任胡家增表示,李克强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综合研判形势,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这增强了咱们进一步做好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受疫情影响,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架起空中招聘平台,加大就业指导力度,多渠道扩大就业需求。当前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青团中央6个部门和单位正在实施“百日冲刺”行动,从5月份到8月中旬,组织开展十大专项行动。学校将继续认真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全力以赴、全员参与,尽最大努力做好本届毕业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工作,实现顺利毕业、尽早就业。
研究生部副主任、人文学院教授董金权表示,李克强总理在报告中提出要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为安徽工程大学加快一流学科发展,推进博士授权单位立项建设,进一步加快内涵发展,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机遇。作为高校学科建设职能部门,大家将进一步优化顶层设计,集中力量建设优势学科,打造高峰学科,凝练学科特色,坚持内涵式发展,协同各部门推进博士单位立项建设,全面加强学科队伍建设,提升科学研究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增列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与博士授权点的目标,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办学水平,全面建成国内知名、省内一流的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金承志表示,作为一名在一线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他对2020年全国“两会”非常关注,认真收听、收看“两会”报道,并积极参与到了对“两会”精神的学习之中。他认为今年的全国“两会”特别之处在于,它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宏伟目标下,在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在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给中国带来一次国家治理能力的巨大考验的前提下,召开的一次汇聚中华民族智慧的大会。为了战“疫”需要,今年的“两会”推迟了两个多月举行,这本身就反映了咱们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能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时,“两会”在国际新冠肺炎疫情仍然严重的情况下能顺利召开,也充分说明了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中国的抗“疫”取得了重大胜利,展现了中国的制度优势和中国政府的高效治理能力。
学校选派到宿州市埇桥区鸭湖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长)高俊杰表示,通过观看“两会”,聆听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他进一步增强了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作为一名一线扶贫干部,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围绕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突出问题,带领全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巩固现有脱贫成效,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人文学院法学161班杨帆说,中国始终重视法治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法治事关国情各个方面,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了经济发展过程中法律制度的重要性。近年来,经济转型升级的脚步不断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支持。社会主义法治体系能够巩固发展成果,将重要的经济领域关系纳入法律调整的范围内,确认市场主体地位,为良好的经济环境建设提供制度保障。作为一名法律(法学)专业的准研究生,他希望自己始终秉持学习法学的初心,在未来的学习与职业生涯中,投入国家法治建设,为“法治中国”的实现添砖加瓦。
管理工程学院人力172班傅君说,今年的疫情是对全体中国人民的一次大考。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疫情防控、公共卫生管理等内容,其中有一句话是:“中华儿女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筑起了抗击疫情的巍峨长城。”,在这里她看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疫情之下,大家必须勇敢地肩负起自己的责任与使命,要牢记总书记嘱托,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以奋斗之心,拼搏出奋进中国的最美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