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家长学校logo
家长课堂

您当前位置:安徽省网上家长教育学校 >家长课堂 >科学教子 >学龄前(3-6岁) >浏览文章

儿童眼科专家:手机,网课不一定导致孩子近视!这件事才是近视的真凶...

时间:2020年06月12日     来源:安徽省网上家长学校

6月6日是第25个全国“爱眼日”。

 

最近,连国务院都开始关注孩子的视力了。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专家提醒:学龄前儿童尽量减少电子产品使用,看动画片时间每次不宜超过15 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1 小时。 

 

的确,视力问题似乎成了妈妈们除了陪写作业崩溃的又一个泪崩点。 妈妈圈一直流传这么一句话,“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娃放寒暑假。”

尤其因为疫情的关系,今年的假期格外长,户外活动的减少和各地网课的增多,还有孩子玩手机没够,妈妈们对孩子视力忧心忡忡。 

 

一时间,出现了不陪写作业、孩子不玩手机、母慈子孝、一玩手机鸡飞狗跳的事件。

 

近日,很多家长都忍不住仰天长叹,终于快要迎来胜利的曙光了! 

 

但,这届家长太难了。 

 

张主任就跟我们说,近期前来眼科给孩子做视力检查和治疗的家长明显增多。 

 

国家卫健委曾调查显示,2018年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即一半以上儿童青少年近视。 

 

孩子近视真的只源于玩手机、看电视、上网课吗?怎么预防近视呢? 

 

今天我们一起聊聊关于孩子近视,那些你还不知道的事。 

 

孩子近视的原因

各个年龄段的近视,都是疾病,不论度数高低。 

 

近视可以分两种,即高度近视和普通近视。 

 

普通近视,又称单纯性近视,戴眼镜以后视力可以矫正到正常,近视的度数一般在600度以下。高度近视,是与单纯性近视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眼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睛前后轴不断加长,眼球后部扩大,伴有眼底脉络视网膜的退行性变化。

 

手机、iPad、电视……这些我们认为导致孩子近视的电子产品,还真不一定是孩子近视的元凶。 

 

近年来,许多证据表明环境和遗传因素会共同导致近视的发生。    

 

高度近视很大部分是遗传因素导致。 

 

如果父母双方均为高度近视,其子女患高度近视的发生率是100%。 

 

如果双亲中一方为高度近视,另一方只是基因携带者,则子女高度近视的预期发生率是50%; 

 

如果双方均无高度近视表现,而均只是基因携带者,则子女高度近视的发生率是25%。 

 

当然,我们大部分孩子近视,不是遗传而是后天的成长环境所致。  

 

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用眼的关系非常密切。 

 

青少年的眼球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眼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 

 

阅读、书写等长时间近距离工作时,不仅需要眼的调节作用的发挥,双眼球还要内聚,久而久之,眼球的前后轴就可能变长。 

 

基本上眼轴每增长1毫米近视就达300度。 

 

读写时间过长和姿势不正确 

 

近年来,我国通过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学生近视眼患病率随学习年限的升高而增加,不同年级的学生近视率也是年级高的患病率高。 

 

近期因为特殊原因,随着孩子上网课增多,关键再加上孩子读写姿势的不正确,和用眼时间的延长,都使近视增加更加明显。但我们不能把近视的锅都让电视、网课、手机……背。 

 

记得樊登老师说过,如果想让孩子少接触手机,办法只有一个,先是大人进行自我管理。 

 

而且父母还要更加关注孩子书写姿势和上网课的姿势。 

 

不是扔个ipad让孩子自己上课,就算完事了。 

这样的坐姿和看屏幕的“舒服”姿势与距离,还有那些奇葩的看书、看手机的姿势,都为孩子近视埋下了雷。 

 

室内亮度对比太大

 

很多孩子会在走路、乘车、或躺床上时看书,也不管室内光线怎么样,有的时候看电视、看电脑时,室内亮度对比太大等因素都是促进发生近视的主要因素。

 

体质及营养因素 

 

近视眼的发生与体重虚弱也有一定关系,如儿童患某种传染病,使机体抵抗力变弱,从而也会使儿童发生近视。 

 

另外,如偏食、营养不良、维生素A和钙缺乏、铬的含量不足等,均易发生和加深近视。 

 

有些父母把陪孩子当成负担,觉得自己起早贪黑地赚钱,气都不喘一口,哪有精力陪孩子,还要注意他书写姿势? 

 

直到孩子近视了着急了,但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后悔也没有用。 

 

陪孩子不是受罪,是生活日常,希望家长引起重视。

 

2.对于近视的孩子,如何治疗?
据了解,我国儿童的近视率高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日本。

 

而且有越来越低龄化的趋势,甚至在幼儿园时期就有很多小朋友已经开始戴眼镜了。

 

孩子视力发育自出生是个逐渐增长的过程,但是5岁以上的孩子,视力发育就可以达到1.0,对于5岁以上的人群,所有低于1.0的视力都是存在问题的。

当医生检查孩子的视力达不到该年龄的正常值时,需要进一步检查。散瞳验光是检查真假近视以及测定真近视度数的医学检查手段。

 

青少年近视患者,散瞳验光是很有必要的。

 

散瞳作用在停药后一段时间就会消退,家长们不用过于担心散瞳药物的影响而延误了治疗时间。

 

如果孩子散瞳后医生确定孩子是假性近视,可以通过缩短网课和读写时间、注意写作阅读姿势、针灸、理疗、穴位按摩以及酌情点用缓解视疲劳的眼药水,同时增加每天2小时的户外活动,就可以达到缓解的目的。

 

孩子的用眼卫生、玩手机时间等,父母必须坚持“底线教育”。 

 

因为毕竟,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亡羊补牢。

 

3.孩子近视如何预防

由于近视的遗传因素是不能改变的,近视眼的预防应着眼于后天因素。 

 

引起低、中度近视的主要后天因素包括近距离用眼过度和不良视力习惯两个方面。 

 

因此,预防近视,父母可以这样做: 

 

1.保持孩子良好的光线和读书条件 

 

不要让孩子在暗光或太阳光下读书写字。

 

阴天、黄昏、月光下光线微弱;阳光下光线强烈,都不适合读书写字。 

 

家长们争取做到上网课学习时显示屏与外部光亮度接近,有助于学生们集中注意力,防止视疲劳。 

 

如果夜间学习,使用室内大灯+台灯联合照明,灯光亮度要以眼睛直视时不觉刺眼为标准,台灯光线应从写字的手斜前方射入,避免写字时手影遮挡光线。 

 

2.注意孩子用眼的时间 

 

儿童的眼球发育还不完全,每看书或写字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要闭上眼睛休息一会,或向远处看景物,注意一定是要向远处眺望,让眼睛得到充分的放松。 

 

3.注意孩子用眼姿势 

 

读书写字时坐姿要端正,桌凳的高低要合适。 

 

不要让孩子躺着看书,不要坐在车上或边走路边看书,更不要边吃着东西看书,这样既不卫生又不利于孩子眼睛的发育。 

 

要注意眼睛与书本的距离应在一尺左右,不要忽近。 

 

做好眼保健操
 眼保健操是根据祖国医学的推拿、按摩、针灸穴位结合医疗体育编成的,坚持做眼保健操能预防近视。 

 

5.少玩游戏和看视频

 

从小教育孩子少看电视和电脑以及平板电脑,面对无处不在的电子产品和荧光屏幕, 

 

没有确切的安全使用时间,家长约束尽可能少是最重要的。 

 

对于学龄的孩子,少玩游戏和看视频,可以控制网课时间。 

 

视频和游戏画面变化快,色彩鲜艳,对眼睛的刺激作用较大,容易导致孩子眼睛直接的伤害而加速近视。 

 

6.生活要有规律

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充足也是引起近视眼的原因之一,应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

 

6-8岁的幼儿每天睡10-12小时,8-12岁儿童,每天睡9-10小时,夏天中午要坚持午睡。 

 

7.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能增强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供给眼睛较多的营养物质,使眼睛的抵抗力增强。 

 

研究表明,在日晒阳光下每天保证2小时户外活动,接受日光照射能保护我们的眼睛,可以延缓近视。

户外运动的时间越长,多巴胺就会释放得越多,近视发生的速度就越慢,所以很多户外运动时间长的孩子不容易近视。 

 

最后,近视眼的孩子普遍缺锌和铬,平时我们在一日三餐里要及时补充。蛋白质、钙、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2都不能少。 

 

食物中黄豆、燕麦粉、杏仁、紫菜、海带、羊肉、牛排、黄鱼、牡蛎、奶粉等含锌量较多;注重进补微量元素硒、锌、铬,有利于改善眼部组织功能,防治视力减退。 

 

孩子近视问题,我们没办法改变遗传的因素,但我们可以通过后天环境因素的干预,与其说赖手机、赖网课、赖电脑、赖电视……

 

不如多关注孩子,及时定期做眼睛检查,早发现孩子视力的问题,早干预。 

 

学习固然重要,但也不要吝啬陪孩子在户外疯玩的时光。

 

 

被逼学习的孩子,输给天天玩的“学渣”?这背后的道理你一定没想到

一个豆瓣8.6高分的韩国纪录片,叫做《学习的背叛》。 

 

在纪录片里,一个叫做叶媛的初三韩国女生说:凌晨2点,睡觉是奢侈。 

 

她在干嘛?在拼命地学习。 

 

有多拼命? 

 

通过抄书的方式把整本书背下来,一次就要把二三十张正反面都写满。 

 

抄写到手痛得只能用橡皮筋把手勒住,不然的话,手会疼到根本使不出力气来写字。16岁的手,已经变形并长满茧子。

叶媛每天都会在计划本上,为自己制定密密麻麻的目标。有时,为了完成目标,连吃饭、上厕所的时间,都进行了限制。   

 

叶媛很努力,但我不认可这样学习的方式,因为太低效了! 

 

然而可惜的是,中国也有大量的学生在用这样的方式学习,看似努力,实则无用。 

 

我在学生时代也遇到过这样的同学,他们无时无刻都在看书、学习、上辅导课,但成绩却始终在中等徘徊,一直上不去。

正如叶媛最后满含倦怠地说: 

 

“努力学习和学习的结果,是两回事。”

很多学生和家长在最后也会失望地感慨:我们努力了,只是运气不好。 

1.留白缺失症

真的是运气不好的原因吗?还是努力的方向出了差错? 

 

在《拖全班后腿的初中男孩被隐性劝退: 我们的教育能容下一个差生吗?》那篇文章里,大家都知道我是“学霸”了。

 

5岁上小学,高中三年,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而且文理都很好,不偏科;

高二的时候做当年的高考题,分数就过了一本线;

大学期间,也一直是班级第一;

大三的时候复习十几天过了司法考试; 

大四的时候以学院前十的成绩保研。 

 

但是从小到大,我用来坐在书桌前“学教科书和写习题册”的时间并不算多,大量的时间反而是自我安排用来读课外书,思考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联,以及各种瞎玩。 

 

结合我学生时代的观察,再加上后来对脑科学的研究,我发现: 

 

努力并不代表高效,并不代表出效果。 

 

甚至许多学生学习效率低,一个重大原因是这些孩子有“留白缺失症”。


“留白缺失症”是我原创的叫法,在我看来,就是时间被父母和外部机构安排得满满当当,缺乏消化抽象知识和积累具象经验的时间,以及自己试错和思考的机会。 

 

很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全部的时间用来学习课本、学习知识才叫做“学习”,却不知道留白时间的重要性。 

 

这就跟你希望孩子多吃长个一样,并不是坐在饭桌上往嘴里放东西才是“吃”。 

 

整个过程除了往嘴里放食物,还包括吃饭前的运动,吃完饭之后的消化,这些是一整套体系,综合配套才会达成“长个”的结果。 

 

学习也是如此。 

 

一直坐在书桌前“学习”而没有留白的孩子,就跟一直往嘴巴里塞饭的孩子一样,看起来吃了不少,但是却不长个。 

 

 

“这孩子悟性高” 

 

在学生时代,所有带过我的老师,对我最多的评价是: 

 

有悟性!学习特别快! 

 

但我知道我自己不是天才儿童,所以学习特别快并非是天赋。 

 

这个“悟性”我原来一直都很纳闷,说实话,我也觉得我理解一个新概念特别快,但我不知道这种快,也就是所谓的“悟性”从哪儿来的。 

 

直到有一天,我儿子把他的电动牙刷开了放在桌子上,牙刷嗡嗡地震动,并且在桌子上移动。 

 

小胖说,妈妈,牙刷震动着走路了。 

 

然后他自言自语地嘟囔,如果在牙刷上绑个积木,会发生什么呢? 

 

这不就是中学物理中很多学生死活学不明白的动能定理吗?

 

来看看课本上的表述:动能定理描述的是物体动能的变化量与合外力所做的功的关系,也即: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 

 

是不是很难理解? 

 

但这个简单的牙刷走路,就体现了动能定理的全部要义: 

 

电池的震动,就给了牙刷进行位移的外力,再施加一个外力(绑个积木),牙刷走的更快还是更慢,就是看这个外力施加的是正功还是负功。

 

我回忆了一下我小时候,就经常跟小胖这样,玩很多乱七八糟、大开脑洞的东西,上爬下跳、点火点鞭炮、挖坑搭房子、看各种书,我的父母也并不会因为占用了“学习”时间而干涉我。

 

在玩和阅读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当老师讲解一个抽象的新知识,比如立体几何的各种公理,我大脑里能立马想像出我用泥巴搭建的房子,这个空间里所有立体的、需要求解的点就在我眼前这个想像中的立体泥巴房子里清清楚楚地展开。 

 

老师讲函数,我脑子里就能立马联想到挪动小汽车速度不同而导致的时间不同;

 

扔纸飞机力度不同而导致落点的不同; 

 

物理也是,像变速运动、动能定理、离心现象,我都能很快想到玩过和看过的场景,从而完全掌握这些看似难懂抽象的概念。 

 

我一下明白了,所谓的悟性指的是什么: 

 

知识是对现实生活中具象事物的抽象总结。 

 

而孩子所有的“玩”(包括课外阅读),都是在积累具象的生活经验,积累的越多,理解抽象的知识就越容易。 

这就是悟性! 

看似没有在学习知识的“留白时间”,是一个极佳的积累具象经验的机会,这个时间不应该被剥夺,而应该被充分尊重,甚至,主动创造给孩子。 

 

3“留白”,是为了给学习布网 

“会玩的孩子会学习”,是有科学道理的,而不是一句鸡汤。 

 

根据脑科学的原理,大脑神经元网络越是四通八达,那些相互关联的知识网络就越会让人真正做到对知识的完全理解,从而轻松地驾驭知识。 

 

留白的时间里,无论是玩,还是课外阅读,还是思考,其实都是在锻炼纯粹学习时锻炼不到的神经元,从而让神经元网络四通八达,更好地理解和整合信息。 

 

丹尼尔·列瓦廷是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行为神经科学和音乐教授,他说: 

 

“你需要给大脑一些时间来整合它收到的信息; 

 

即便没有休息,大脑也会自动地通过做白日梦来得到休息,这样可以让你刷新和释放所有在专注时连接起来的神经回路。

 

这也解释了很多报了各种班的孩子特别容易走神,因为被塞的太满了,大脑就会停止“进食”,它会强迫地进行休息,走神就是一种大脑抗拒“进食”的方式。 

 

所以,孩子们必须要有留白的时间,必须在留白中去积累具象的经验,从而为他们理解抽象知识创设良好的大脑环境。 

我还记得小时候,经常挨家挨户的串门叫同学出来玩,那些每天写完作业还要补课补习没法出来玩的孩子,反而一直以来学习成绩都是平平,不至于很差,但也好不到哪里。 

 

而他们的父母越急,越想的却是要怎么补,而不是怎么留白,结果反而使学习效率越来越低下。 

 

很多培训机构也是各种给孩子的学习加码,而不是留给孩子们消化和吸收的时间。 

 

希望今天的这篇文章,能让大家明白,“留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千万不要以为把孩子时间全部塞满才是高效的方式。 

 

这也是我一直都为“减负”实名打call的原因,也是我一直贯穿在小胖教育中的原则,必须留白,必须会玩,留白是为了让孩子们学的快乐而且更加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