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师范大学学子将缠花技艺融入小学课堂 助力非遗再传承

  • 2025年04月10日
  • 浏览量:
  • 来源:中安教育网

  当传承千年的非遗缠花技艺邂逅童趣课堂,传统与现代展开跨时空对话。324日,安庆师范大学“栩栩若生”非遗缠花设计工作室七名成员带着传统缠花技艺走进安庆市人民路小学,通过“指尖课堂”,让缠花技艺在54名学生手中“绽放”。

  釉色缠花发饰、古法缠丝团扇、立体缠花画作……各式各样的缠花艺术作品一经亮相,便瞬间吸引了在场学生的目光。“原来缠花这么有意思!”二年级(3)班的谢奕恒感叹,《登上月球》立体缠花画中的宇航员活灵活现,珍珠星球和云雾背景相结合,就像把宇宙搬进了教室一般。

  “缠花是一种很漂亮的手工艺品,就像用丝线在小小的模型上‘画画’一样。”课堂中,活动负责人、小学教育专业20223)班的危思琦化身为“小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将缠花技艺的发展历程与制作方法娓娓道来。为了加强记忆,现场还设置了知识竞答环节,每当“小老师”抛出新问题,学生们都竞相抢答,课堂秒变非遗知识“竞技场”。

  铜丝在素白纸模上蜿蜒出花瓣的弧度,指尖轻捻丝线,将丝线层层交叠,一朵绽放的“缠花”跃然出现于手中,二年级(3)班的潮志勤按捺不住尝试制作的心情,模仿着“小老师”的制作手法,制作出一朵“桃花”缠花。 “这不是我第一次接触非遗技艺。”潮志勤分享,早在以前,她就尝试过制作漆扇,经过这一次的缠花,更加深了她对非遗技艺的了解与热爱。

  早在半月前,危思琦就在思考着两个难题,“如何将缠花发展史浓缩成浅显易懂的语言?”“怎么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们的兴趣?”经过反复推敲教学方案,危思琦最终确定以“故事+实操”的“沉浸式”教学,带领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魅力。

  除此次“缠花课堂”外,“栩栩若生”非遗缠花设计工作室还多次创新缠花技艺传承新路径,搭建学习非遗新平台。将非遗“扎根”校园,“送入”社区,以“面向人人”为口号,在校内外的湖畔艺术节、青年文创市集、“皖美年华”非遗展演等活动中多次面向大众宣传缠花技艺,助力非遗技艺“年轻化”,推动非遗技艺活态发展。


新闻热点

第六届“书香安徽”全民阅读主题示范活动 ... 李锦斌在合肥调研教育工作时强调:坚持优先... 坚持健康第一 综合防控近视 合肥特教中心开展户外情境教学活动 “移动的”思政课 肥东县师生清明祭英烈传... “杏花园”里读万卷 书香味中赛诗词 安徽师范大学成立学前教育学院 第一家安徽少儿出版社“阅读写作指导站”成... 安徽将建立健全师德失范查处通报制度 安徽将开展足球特色幼儿园试点工作

县域风采

合肥市加强控辍保学 乡镇中心校集中管理村...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智慧学... 安徽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禁... 安徽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挂牌运行 ... 省委常委会会议强调: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 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开展“师生健康中国健康... 安徽今年将试点设置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 安徽成为中西部乡村中小学首席教师岗位计划... 肥东县六举措推进2019年春季学生资助工作 重磅!安徽省教育厅最新消息 中小学招生将...